合理利率范围受法律保护
当借款金额为15000元时,借款合同约定的年利率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合理利率范围才能受到法律保护。
法律规定的合理利率范围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为4.35%,贷款基准利率的四倍即17.4%为法定的最高利率。
如何计算最高可承受利率
对于借款15000元的情况,根据最高利率17.4%的规定,一年内利息的最高限额为:15000元 × 17.4% = 2610元。
超过最高利率的后果
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了法定的最高利率,则超过部分的利息视为无效,借款人无需偿还。同时,放贷人还可能因收取高利贷而受到法律制裁。
保护自身权益
借款人应该在借款前仔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选择正规的贷款机构,并签订符合法律规定的借款合同。如果遇到超出合理利率范围的借贷行为,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司法解释的补充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司法解释》)对合理利率范围作了进一步解释:
借款利率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
借款利率约定在年利率24%以内(含24%)的,视为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
年利率24%至36%之间(含36%)的,人民法院一般认定为无效,但当事人有证据证明是由原因造成的,可以认定为有效。
年利率超过36%的,一般认定为无效。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