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15万是否达到立案条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规定(2021年修订)》第二条,民事案件执行标的额为15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申请执行人申请执行。因此,15万元已经达到受理立案的条件。
法院判决执行具体流程
一、申请立案
1. 申请人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民事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申请立案执行。
2. 法院审查材料后,符合立案条件的,裁定立案。
二、送达判决书
1. 法院将判决书送达被执行人。
2. 被执行人收到判决书后,应当在指定的期限内履行判决。
三、执行异议
1. 被执行人对执行标的有异议的,可以向法院提出执行异议之诉。
2. 法院审理后,作出裁定或判决。
四、强制执行
1. 被执行人未在规定期限内履行判决的,法院将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2. 强制执行措施包括:冻结划拨存款、扣押查封财产、拍卖变卖财产等。
五、协助执行
1. 法院可以向有关单位和个人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其协助执行。
2. 协助执行单位和个人负有协助执行的义务。
六、执行终结
1. 执行标的全部履行完毕的,法院将作出执行终结裁定。
2. 被执行人因无财产可供执行或出现其他法定事由的,法院将作出不予执行裁定。
注意事项
申请执行时,应当提供完整的执行依据,如判决书、裁定书等。
法院执行期限为2年,自受理执行申请之日起计算。
被执行人故意隐匿、转移、变卖财产的,法院可以采取罚款、拘留甚至刑事追究等措施。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