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15万现金被起诉有效吗?法院最新裁定解析
民法典岂能挡住借条的效力
借款关系是社会经济交往中普遍存在的法律关系。民间借贷纠纷也层出不穷,欠钱不还成了老赖们的惯用伎俩。近日,一条“向好友借15万元无借条,法院判决归还借款”的新闻引发关注。这起案件的判决结果让不少人感到意外。
法院认定债权债务关系成立
据了解,原告徐某与被告李某系多年的好友。2019年,李某因生意周转需要,向徐某借款15万元。因双方十分熟悉,并未签订书面借条。后来,李某的生意经营不善,无力偿还借款。徐某多次催要无果,无奈之下将李某诉至法院,要求偿还借款。
法院审理后认为,原告徐某虽没有提供书面借条,但其提供了与被告李某的微信聊天记录、银行转账记录等证据。这些证据能够证明被告李某曾向原告徐某借款15万元,且尚未归还。因此,法院认定原告徐某与被告李某之间存在借款合同关系,被告李某应向原告徐某偿还借款15万元。
民法典无书面借条条款
有人认为,根据民法典第676条的规定,民间借贷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如果借款人没有提供书面借条,则无法证明借款合同的成立。那么,该案中法院为何判决借款人归还借款呢?
法官解释,民法典第676条关于“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的规定,是为了防止恶意借贷、赖账等行为。但该条款并没有规定没有书面借条的借款合同无效。只要债权人能够通过其他证据证明借贷关系的存在,则借款合同仍然有效。本案中,原告徐某提供的微信聊天记录、银行转账记录等证据,足以证明借款合同的真实性,所以法院认定了借款合同的效力。
借钱虽易还钱需谨慎
借钱是一种常见的经济行为,但是借钱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及时签订书面借条。书面借条是证明借贷关系最重要的证据。借款人应在借款时主动要求借款人出具书面借条,并写明借款金额、期限、利率等重要内容。
保留相关凭证。除了书面借条外,还应保留相关的凭证,如银行转账记录、微信聊天记录等。这些凭证可以证明借款的事实和借款人的还款意愿。
谨慎借贷。借款人应根据自身的还款能力决定是否借款。不要盲目借贷,以免给自己造成经济负担。
维护债权勇走法律途径
如果借款人拒绝还款,债权人可以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诉讼或申请仲裁,要求借款人履行还款义务。法院或仲裁机构会根据证据情况作出公正的判决或裁决。需要注意的是,诉讼或仲裁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债权人应综合考虑成本与收益。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