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借款6000元逃跑如何定罪处罚——《刑法》规定
《刑法》对于员工借款逃跑行为的定罪处罚主要依据以下规定:
具体行为定性
《刑法》第270条第1款规定:“以欺诈、暴力、胁迫或者其他非法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数额较小但次数较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致使被害人遭受较大经济损失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定罪条件
根据该条规定,员工借款逃跑行为被定罪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以非法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且数额较大(6000元以上)或多次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数额较小但次数较多;
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行为人实施了欺诈、暴力、胁迫或其他非法手段;
行为人为员工身份,且在借款后逃跑,拒不偿还借款。
处罚规定
对于符合以上条件的员工借款逃跑行为,《刑法》规定了相应的处罚:
数额较大或者多次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但数额较小次数较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致使被害人遭受较大经济损失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影响因素
在具体量刑时,法院还会考虑以下影响因素:
借款金额的大小;
逃跑次数;
行为人的主观动机和悔罪态度;
被害人的经济损失情况;
社会对该行为的危害程度等。
注意要点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员工借款6000元逃跑后有以下情形,不构成犯罪:
系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非本人控制的原因导致无法偿还借款;
借款后用于正当目的,但因客观原因而无法偿还借款;
借款人已主动归还借款或已与被害人达成还款协议。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