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利息的法律规定
在我国,借款利息的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民法典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民间借贷司法解释》)中。
合同约定利息
借贷双方可以对利息进行约定,但约定的利息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
法定利率
如果没有约定利息,或者约定的利息超过法定利率,则适用法定利率。法定利率根据借款用途不同而有不同的规定,其中个人借款用途的法定利率为年利率6%。
民间借贷利率上限
《民间借贷司法解释》规定,民间借贷双方约定的利息不得超过同类贷款市场利率的四倍。如果超过四倍,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高利贷的法律后果
如果民间借贷利率超过三倍以上,则属于高利贷。出借人有权请求借款人返还已支付的高利息。如果借款人拒绝返还,出借人可以向法院起诉。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判决借款人返还高利息,并可能对出借人处以罚款等处罚。
举证责任
在民间借贷纠纷中,主张利息的出借人承担举证责任,需要提供借贷合同、借款凭证等证据证明借款事实和约定的利息。
注意事项
在借款时,借款人应注意以下事项:
明确约定利息。
签订书面借款合同并保留证据。
避免借高利贷。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