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借款人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8条:
-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 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 有明确的被告;
-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 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119条:
- 起诉状应当记明:
- 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 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
- 诉讼请求和所附证据清单;
- 起诉状的日期。
起诉程序
1. 准备起诉材料
借条、欠条、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能够证明借贷关系和催收事实的证据。
2. 确定管辖法院
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若双方对管辖法院有约定,则按约定执行。
3. 提交起诉状
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并按被告人数交纳诉讼费。
4. 开庭审理
法官将组织原告和被告进行庭前准备,交换证据和诉讼请求。开庭审理时,双方将陈述事实、提交证据,并接受法官询问。
5. 作出判决
法官根据证据和法律规定做出判决,书面送达双方当事人。
6. 执行判决
如果被告不服判决,可以上诉。判决生效后,原告可申请执行。执行法院会依法扣押、冻结被告财产,或采取其他措施强制执行。
需要注意的事项
诉讼时效:借款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从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举证责任:原告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借款关系和催收事实,被告则需要对免除还款责任提出抗辩。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