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金额影响犯罪认定
对于借款15万元是否构成犯罪,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因为法律对于借款金额的多少与犯罪的认定有密切关系。
数额较小不构成犯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其中,“数额较大”的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地区的情况规定,但一般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
因此,如果借款金额在三万元(或当地规定的数额较大标准)以下,一般不构成诈骗罪。即便借款人不偿还借款,债权人也不能通过刑事途径追究其责任,只能通过民事诉讼追讨债务。
数额较大可能构成犯罪
如果借款金额达到三万元(或当地规定的数额较大标准)以上,则存在构成诈骗罪的可能性。此时,需要进一步审查借款人的主观意图和实际行为。
如果借款人一开始就没有偿还借款的意图,或者在借款后采取了隐匿、转移财产等行为,逃避债务的追偿,则可能构成诈骗罪。司法实践中,借款金额超过十万元以上的,往往会被认定为“数额较大”。
但是,如果借款人确实有偿还借款的意图,但由于经济困难等原因暂时无法偿还,或者借款人愿意协商还款计划,则不一定会被认定为诈骗罪。此时,债权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解决纠纷。
举证责任
在借款纠纷中,主张借款人构成诈骗罪的债权人承担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借款人存在诈骗故意,并且借款金额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否则,不能认定借款人构成犯罪。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