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500元能立案吗?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诉讼案件,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原告是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
有明确的被告;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因此,借款500元是否能立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主要考虑借贷关系是否成立、诉讼请求是否明确具体、是否符合法院受理范围和管辖等因素。
法律上规定时效多久?
一般情况下,借款时效为三年。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一十九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自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时效。但是,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时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时效。
时效期间的计算
起算时间:自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对于借款合同,从借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终止时间:诉讼时效满三年。
中断时间:在诉讼时效期间,因提出诉讼、申请仲裁或者采取其他保护权利的措施,中断时效的进行。中断后,时效重新计算。
中止时间:在诉讼时效期间,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无法行使诉权的,中止时效的进行。中止后,时效从障碍消除之日起续行。
例如:小明于2021年1月1日向小红借款500元,借期为一年。若小红未按时还款,小明可在2024年1月1日前向人民法院起诉。若小明于2023年1月1日向小红催讨借款,并收到小红的还款承诺书,则诉讼时效中断,重新从2023年1月1日起计算。
逾期后果
如果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未提起诉讼,则视为逾期。逾期后,借款人享有抗辩权,可以拒绝偿还借款。
注意:时效期间只针对诉权,不影响债权。这意味着即使时效已过,债权本身仍然存在,但债务人可以以时效抗辩拒绝履行还款义务。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