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借10万三年还12万?凭什么不还利息?
在借贷关系中,利息是借款人向贷款人支付,作为使用贷款的代价。根据《合同法》和《民法典》的规定,借贷双方原则上必须明确约定利息。借款人无偿使用他人的资金,应当支付利息作为对价,以保障债权人的合法利益。那么,有人借10万三年还12万,凭什么不还利息呢?
口头约定不付利息是否有效?
口头约定不付利息原则上无效。根据《合同法》第10条的规定,借贷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口头约定不具备法律效力。因此,借款人主张不还利息,需要提供书面证据证明双方确实约定了免除利息。若无书面证据,则法院将推定借贷双方按照法定利率(即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计算利息。
免息借贷的特殊情形
在以下特殊情形下,当事人可以约定免息借贷:
无偿借贷,即借款人无须偿还本金和利息。一般发生在亲友关系或非商业性借贷中。
低利借贷,即利息低于法定利率或市场利率。往往发生在亲友关系或关系较近的借贷中。
贴息借贷,即贷款人给予借款人一定期限的利息减免或补助。常见于政府政策性优惠贷款或银行鼓励特定产业发展的贷款。
不还利息的法律后果
若借款人无正当理由不支付利息,将承担以下法律后果:
违约责任:借款人违反合同约定不支付利息,构成违约行为,贷款人有权要求支付利息并赔偿违约金。
利息罚息:逾期不偿还利息的,贷款人可以自逾期之日起按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加50%计算罚息。
信用记录受损:不还利息会导致借款人的信用记录受损,影响其未来贷款审批和利率水平。
借贷双方应当按照约定偿还利息,无正当理由不还利息的行为不仅违法,还将损害自身信用。口头约定不付利息原则上无效,免息借贷的情况仅限于特殊情形。借款人应当认清不还利息的法律后果,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