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息挂账的法律支持
停息挂账是指在借款人难以偿还贷款时,经与贷款机构协商,暂停计收逾期利息,并挂起未偿还的本金和利息,形成新的还款计划。
《商业银行法》第45条规定,商业银行可以对不能正常履约的贷款人采取催收措施,包括对贷款人实施信贷制裁。但该条例并没有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对所有不能正常履约的贷款人采取信贷制裁,因此,商业银行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决定是否对不能正常履约的贷款人实施信贷制裁,包括是否同意停息挂账。
银行对借款实行停息挂账,既对借款人有好处,也对银行有好处。对借款人而言,贷款人可以通过延长期限或分期还款的方式缓解还款压力,避免因逾期造成征信受损;对银行而言,银行可以通过停息挂账方式降低不良贷款的发生率,保障自身的资产安全。
为什么贷款受限?
停息挂账后,贷款人虽然可以暂时缓解还款压力,但也会对贷款人的信誉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后续贷款受限。
根据《征信管理条例》,借款人在申请贷款时,贷款机构会查询借款人的征信报告,了解借款人的信用历史和还款能力。如果借款人有停息挂账的记录,则会影响其征信评分,增加贷款机构对借款人还款能力的担忧,进而导致贷款受限。
此外,停息挂账会延长借款人的还款期限,导致借款人的负债率上升。借款人的负债率越高,其可获得贷款的额度和利率就越低。因此,停息挂账后,借款人的贷款额度和利率都会受到限制。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