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之间借款利息的合法性与法律规定
私人之间借款中,利息的合法性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一般而言,利息约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民法典》中的规定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二条规定:“禁止高利放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下称《民间借贷规定》)明确,民间借贷利率不得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倍。超过此利率的约定无效。
时间 | 利率上限 |
---|---|
2023年3月1日前 | 36% |
2023年3月1日及以后 | 37.68% |
例外情况
对于某些特定情形,《民间借贷规定》规定了除外适用利率上限的规则:
经金融监管部门依法批准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发放的贷款,其利率不受利率上限限制。
自然人之间借款,约定的利率不得超过同期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最高不超过24%。
借款利息计算方式
民间借贷中的利息一般采用以下方式计算:
按月计息:每月利率为年利率除以12,利息=本金×月利率×月数。
按天计息:每日利率为年利率除以365,利息=本金×日利率×天数。
违法利息的后果
约定或收取违法利息的后果包括:
超过利率上限部分的利息无效,借款人无需偿还;
放贷人违反《民间借贷规定》,可能承担行政处罚;
涉嫌构成重大犯罪的,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司法实践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对私人之间借款利息的合法性审查较为严格。一旦发现利息约定违反法律规定,法院通常会支持借款人的诉讼请求,宣告违法利息无效。
因此,私人之间借款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约定合理的利息。借款人和放贷人均应树立风险意识,避免因违法利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