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内不良贷款概述
表内不良贷款是指商业银行按照审慎原则认定的已发生信用减损的贷款。其主要特征为:贷款主体经营困难,还款能力下降或丧失,导致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收回,且经银行业金融机构采取各种措施后仍未能收回的贷款。
表内不良贷款类型
根据《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分类指导意见》,表内不良贷款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逾期未归还贷款:借款人未按合同约定到期归还贷款本息,经催收后仍未归还的贷款。
呆滞贷款:逾期未归还贷款且超过一定期限(一般为3个月),经发放贷款机构多次催收后仍未收回的贷款。
损失贷款:经发放贷款机构认定已经发生损失且无法收回的贷款。
核销贷款:发放贷款机构经批准已按照损失贷款处理的贷款。
不良贷款的判定标准
表内不良贷款的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逾期时间:贷款未按期偿还本息,且逾期时间达到一定期限(一般为30天或90天)。
借款人财务状况:借款人经营困难,财务状况恶化,信用等级下降,还款能力下降或丧失。
抵押物价值:贷款以抵押物作为担保,但抵押物价值大幅缩水,不足以覆盖贷款本息。
贷款用途:贷款用于违法违规活动或非生产性用途,导致贷款无法收回。
不良贷款的影响
表内不良贷款的存在会对商业银行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包括:
资产质量下降:不良贷款的存在会降低银行的资产质量,影响银行的信誉和稳定性。
收益下降:不良贷款会导致银行的利息收入减少,甚至出现亏损,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
资本消耗:为了覆盖不良贷款损失,银行需要增加资本金,导致资本消耗。
社会稳定:不良贷款过多会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