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不还是否构成诈骗?潜逃后如何处罚?
借款不还是否构成诈骗罪,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的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何为数额较大?
所谓“数额较大”,是指诈骗公私财物价值达到3000元至10000元以上。如果借款人借款40万元不还,且有证据证明其有非法占有为目的,则可能构成诈骗罪。具体判刑情况如下:
诈骗数额达到3000元至10000元以上: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诈骗数额达到50万元以上:
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借款后潜逃的刑罚
如果借款人借款后潜逃,则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12条的规定,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潜逃期间,中断诉讼时效。
提醒
借款不还并非都构成诈骗罪。如果借款人确实无力偿还,且不存在非法占有的故意,则不构成犯罪。但借款后潜逃的行为,可能会加重处罚。因此,借贷双方在借款前应签订明确的借款合同,约定还款时间、方式等,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法律风险。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