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严控,慎入“套路贷”
在“钱紧”时,如果没有正规渠道的借款途径,“借贷口子”似乎成为仅存救命稻草。然而,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不少人在网上借款平台遭遇“套路贷”,借款时千难万难,还款时却利滚利,最终债台高筑。深圳市消保委发布的2022年度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中,“套路贷”乱象赫然在列。事实上,近年来监管部门持续对“套路贷”严厉打击,并要求贷款机构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
“套路贷”花样百出,手段隐蔽
“套路贷”是一种以非法的放贷行为为前提,以暴力、威胁或其他手段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利贷行为。近年来,“套路贷”表现形式越来越隐蔽,打着“快速放款”“低息无抵押”等幌子吸引借款人上钩,实则暗藏巨大风险。
目前,“套路贷”花样百出。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社交媒体、网络贷款平台等渠道发布虚假借贷信息,借款人申请贷款后,不法分子会以各种理由收取手续费、保证金等费用,并诱导借款人签订阴阳合同,借款人实际借款金额远低于合同标的金额。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分子冒充银行或小额贷款公司,以注销贷款、降低利息等名义诱骗借款人进行转账,实施诈骗。
如何识别“套路贷”?
借款人在借款前应擦亮眼睛,仔细甄别借贷平台的资质,并详细了解借款合同中的各项条款。具体而言,借款人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查看贷款机构是否正规。正规贷款机构应具备国家颁发的金融许可证,并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备案。
仔细阅读借款合同。合同中应明确借款金额、利率、还款期限、违约责任等重要信息,借款人应逐条审阅,如有疑问应及时向贷款机构咨询。
警惕高利贷行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民间借贷利率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四倍。借款人应警惕以“砍头息”“服务费”等名义收取高额费用的借贷行为。
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借款人应妥善保管个人身份证、银行卡等重要信息,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实施诈骗。
遭遇“套路贷”,及时报警维权
如果不幸遭遇“套路贷”,借款人应保持冷静,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并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时,借款人也可以向相关监管部门举报,寻求帮助。具体而言,借款人可以采取以下维权措施:
收集证据。保留借款合同、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相关证据,以便向有关部门提供。
报警求助。向公安机关报案,请求警方介入调查,追究不法分子的法律责任。
向监管部门举报。向银保监会、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等监管部门举报,反映“套路贷”情况,请求监管部门进行查处。
寻求法律援助。如果借款人自身无法有效维权,可以聘请律师或向法律援助机构寻求帮助。
防范“套路贷”,多管齐下
防范“套路贷”,需要多管齐下,共同努力。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金融监管。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贷款机构的监管,严厉打击“套路贷”等违法行为,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提升金融素养。金融机构应积极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金融素养,帮助公众识别和防范“套路贷”。
健全信用体系。完善个人征信体系,为正规贷款机构提供准确的借款人信用信息,有效遏制“套路贷”滋生。
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全社会应形成对“套路贷”的零容忍态度,共同抵制“套路贷”的不法行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防范“套路贷”,维护金融市场秩序,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多管齐下,才能有效遏制“套路贷”的滋生蔓延,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