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资管圈常讲一句话,“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
今天就基金公司应当承担的责任及解题的思路谈谈看法。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基金产品本身的收益率丰厚,但基民真正获得的收益却少得多。据统计,在2006-2020这十五年中,主动型股票基金业绩增长910.68%,年化收益率高达16.67%,而期间基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仅8.85%。
但2022年以来,在震荡市场下,不光基民赚钱难,“基金赚钱”也成了难题。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 AI概念爆红,科创50指数收涨4.71%。然而,把握住机会的基金产品却寥寥无几:上半年混合型基金总指数下跌0.33%,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跌幅达1.48%。显然基金没吃到这波AI红利,更不用说基民了。
2022年基金公司年报陆续发布,在去年股票市场大幅收跌的情况下,公募的总规模和基金数量相比2021年末逆势维持正增长。公募基金总规模达到25.96万亿元,基金数量正式破万,达10431只。同时,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收入也没有少赚,有6家头部机构的管理费收入超过50亿元,几乎没有受到市场表现的影响。
数据凸显了一冷一热的尴尬局面:在艰难的市况下,基金产品赚钱越来越难。而无论基金是否赚钱,基民发现自己总是被收割的“韭菜”,基金公司却一直旱涝保收。于是,基民对于基金公司的信任降到了冰点。市场的戏谑口号演变成了“基金公司赚钱,基民不赚钱”。
01 如何解决“基金赚钱”的问题?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先厘清“基金赚钱”、“基金公司赚钱”、“基民赚钱”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基民要想赚钱,有两项条件缺一不可。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说明:基民账户收益=基金产品收益+交易行为损益。
基金产品收益不难理解。如果基金产品本身都无法盈利,又何谈为持仓基民赚钱呢?基金公司责无旁贷要为基金产品“赚钱”负起责任。在此基础上,基金公司赚钱才有商业合理性。
此外,基民的交易行为对账户盈亏也有重大影响。如果基民顺人性地追涨杀跌、频繁申赎,这将极易产生交易行为损耗。从这一角度看,财富管理机构与基民的交互更直接,对基民的行为损益负有更大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基金公司就不用管了。事实上,基金公司在改变用户错误交易行为上也可以有所作为。
我们知道,基金产品收益由β(市场收益)和α(超额收益)构成。所谓基金产品赚钱,除了指绝对收益角度的净值上涨,也包含相对收益角度的“跑赢基准”。诚然基金产品最终要帮客户赚到实际收益,但如果遭遇熊市,能否跑赢业绩基准就成为衡量产品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如果你的基金老是亏钱、跑不赢同业或跑不赢基准,那么就要检视投资运作的问题了。在这种情况下,基金公司仍大赚管理费,就有些不合情理了。
因此,基金公司应把做好基金产品业绩、为基民赚钱作为北极星目标。而做好产品业绩,要以长效的投研能力建设为核心要义。
公募基金行业经过20余年的市场化发展,已形成相对完整的投研体系。基本涵盖从宏观到微观、从主观到量化、从固收到权益的多维框架,同时也实现了研究-投资-交易-风控的高效闭环。不过,这一体系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比如,基金风格漂移是近年来被投资者广为诟病的一点。普益标准2021年末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当年调研的19只中小盘主题基金中,仅4只符合中小盘定位,占比21%;而在55只医药主题基金中,多达17只不符合医药风格。
基金经理虽然都是专业投资人员,但基于不同的教育背景、行业经验、能力禀赋,每个人擅长的赛道和领域不完全相同。因为业绩压力而贸然投资不擅长的领域,很有可能得不偿失。因此,深耕投研优势、保持投资定力是基金公司需长期深化的战略方向。同时,基金公司要调整业绩考核方向,不以规模论英雄,重视产品的绝对和相对收益表现,倡导投资策略和风格的稳定性,不为短期压力而摇摆。
02 如何解决“基民不赚钱”的问题?
仅仅解决“基金赚钱”的问题还远远不够。从“基金赚钱”到“基民赚钱”,中间还隔着客户行为模式的鸿沟。客户天然具有追涨杀跌、追逐热点的人性弱点,而销售机构由于销售导向有意无意地助长了这一弱点,从而放大了客户的行为损耗。
客观来说,对中小型基金公司来说,生存下去是第一要务。通常不得不迎合渠道和客户的节奏,从而投资让步于销售,以规模为核心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引领资管行业格局的重任便责无旁贷地落在了头部机构身上。如果头部基金公司也一味迎合渠道和客户的偏好,以销带投,只会进一步加重行业内卷,背离“基民赚钱”的终极目标。所以,领头羊们要更有担当,引领行业长远健康发展。那么,头部基金公司在影响客户行为方面可以做些什么?
第一,克制对于“新发基金”的渴望,做好持营才是重中之重。
根据Wind统计(见下表),在我国公募基金市场的产品供给中,股票型和混合型这两类与A股息息相关的基金产品已发行超6500只,占全市场公募基金数量的60%。从持仓风格来看,近5成的持仓集中在电力设备、医药生物、食品饮料和电子板块,所以这些基金在策略风格上的差异并不显著。投资者要想在这几千只同质化的产品中做出抉择,着实不易,特别容易产生频繁交易换仓的冲动,增加了行为损耗。
同时,由于产品频繁新发,老产品规模无法持续做大。我国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平均规模仅约10亿元,所有基金的平均规模也仅约20亿元。反观海外发达市场,以美国为例,共同基金发行只数尚未过万,平均每只基金的管理规模达25亿美元,合人民币约170亿元。从数据上看,我国公募基金的平均规模仅为海外共同基金的1/10,并且每年仍有大量新发。
究其原因,无外乎为了迎合投资者及销售渠道“喜新厌旧”的心理。特别在行情高点,新发基金可以打造“超额配售”的热点,迅速获取规模增长。
在行情高点大量新发权益基金,造成大量投资者在高位买入,长期难以解套,已经成为行业的顽疾。头部基金公司应该带头打破这样顺人性发行新产品的怪圈,逆势而为。否则,让基民赚钱的目标很难实现。
与其不断运动式新发基金,不如扎扎实实把存量产品的持营做好,为已有的持有人创造收益。
第二,合理控制基金规模,不做超出能力边界的扩张。
基金公司对于基金规模和容量应有合理的评估。前述我们讨论了应该避免迷你基金现象,做大有投研能力支撑的好产品。但这个做大,并不是越大越好。
特别是对行业基金、主题基金而言,行业和主题本身容量有限,规模不可能“突破天花板”。资管行业有一句被反复验证的老话,“规模是业绩的敌人”。据研究统计,2022年,管理规模大于500亿元的股票基金经理的产品业绩均告负,最差的年度跌幅超23%,最大回撤超36%。
其中的道理不难理解:一方面,基金规模越大,调仓、建仓时需要购买的股票数量就越多、金额就越大,建仓成本也越高。另一方面,大型基金对管理人的投研能力也是考验。随着管理规模的增长,为保证分散性和流动性,基金经理要不断扩充深度覆盖的股票圈。比如,一个20亿规模的基金可能聚焦50只股票就够了,如果增长到100亿,就需要跟踪100只甚至更多的股票,并且对这些股票的成交量和市值的要求也更高。
基金公司对于每个产品的规模上限应有清晰的规划,到了一定阶段就应封盘限购。当投研团队开拓了新的投资策略,扩大了股票研究覆盖范围,可以支撑起更大的规模后,再打开募集。
第三,携手财富管理机构,深化投资者教育,引导投资者行为。
近年来还有一个词被监管和市场广泛提及,即“基民获得感”。我们同样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说明:基民获得感=基民账户收益/基民预期收益。
基民的获得感并不完全取决于投资账户的绝对收益,而是实际收益和预期收益的比较。试想在牛市环境中,各大股指齐涨,基民对收益的预期也会高涨,当市场平均收益达到20%,对获得10%回报的投资者而言也是失望的;反之,在熊市环境中,如果市场平均下跌10%,而基民账户只跌了5%,对基民来说,体验感似乎也没那么差。
要想提升基民获得感,需要基金公司携手财富管理机构,持续深化投资者教育。笔者认为,投资者教育的核心在两方面:
一是帮助客户建立合理的收益预期,认知到自己的专业局限性。真正有效的投教应该让客户认识到投资的复杂和风险,认知到自己对投资的无法认知,从而转向寻求投顾服务。投资是一项极其专业的事情,个人和专业机构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信息鸿沟,普通人靠自己的力量想跑赢市场,成功率微乎其微。所以,基金公司和财富管理机构要通过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投顾服务,让客户对自己的风险偏好、收益目标以及投资能力有更清晰的认知和定位,并对投资机构产生信任感,愿意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二是通过正确引导投资者申赎行为,正向影响其行为损益。业内常说,“三分投七分顾”。因为人性总喜欢买新赎旧、追涨杀跌,所以投资机构的引导作用便愈发重要了。基金公司必须坚持专业的择时判断,与财富管理机构携手做好投资者陪伴。在市场高位引导投资者审慎观察,避免冲动入场;在市场低位维持投资者信心,谨防冲动割肉。这有点类似护士的角色,让老百姓知道自己吃了什么药,做了什么治疗,帮助客户正确理解“药”的药效以及副作用。
“基民赚钱”这道题看似难解,实际基金公司大有可为,头部机构更应担起行业领军的重任:
要持续聚焦投研能力建设。把长效的投研体系建设作为核心战略目标,打造出能创造超额收益且有策略定力的投研能力,以此深化基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要做好产品持营,克制“运动式新发”的冲动。头部机构不应为了迎合渠道和客户偏好而顺人性新发产品,而是要在合理控制规模的前提下,深耕存续产品的持营管理,重质量不重数量。
要联手财富平台,做好客户投教和陪伴。通过专业的投顾服务,帮助客户建立合理的收益预期,从而避免追涨杀跌,减少行为损耗。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比如在资管机构和财富管理机构商业模式的顶层设计、收费模式、准入评价机制等方面,都有可以进一步探索、优化的空间。笔者后续也会另文做专题分析。
(杨峻为百年保险资管董事长)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