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24港澳山东周“高水平对外开放暨高质量金融招商推介会”上,山东发展投资集团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发展投资集团”)应邀出席。会上,山东发展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郭晓东与中金资本等有关合作方分别签署山东绿色发展基金济南基金、滨州基金、潍坊基金合作协议。
这只山东绿色发展基金(以下简称“绿色基金”)的来头可不小,它是我国首个利用国际金融组织主权贷款联合融资资金设立的市场化绿色基金,首个接轨国际领先绿色金融标准的气候基金,也是首个获得联合国绿色气候基金支持的项目。一举成为“三首个”见证了绿色基金的创新基因,背后也有它的艰辛与努力,这要从中国的绿色发展战略说起,2018年1月,国务院批准了山东省“转变增长模式”综合试点区域的申请,绿色发展战略由此启动,山东成为我国绿色发展战略的首个试点区、“绿色金融催化机制”的首个试点区。
“双重试点”促使山东加快步伐,山东发展投资集团投资集团抢抓机遇,在山东省发改委、财政厅的专业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国内率先提出“以基金模式利用国际组织主权贷款推动绿色发展”的思路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基金+绿色低碳产业”的模式,“第一笔国际组织主权贷款资金申请是在2018年,分三笔压茬推进,到2021年11月完成了相关国际组织资金的顶格申请,实现了4家国际组织资金联合支持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格局”山东发展投资集团投资集团总经理助理、绿色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鹏介绍。
一子落,满盘喜。当这只由山东发展投资集团投资集团“扛旗”的绿色基金落成后,一切质疑都化为顶级期待:汇聚起亚洲开发银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法国开发署和联合国绿色气候基金(GCF)4家国际金融“巨头”近4亿美元资金的注入,落地实施了目标规模100亿元的绿色基金。
不可否认,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公认的“聪明钱”能够青睐该基金,除了其光明的发展前景,以及自身过硬的管理模式外,山东对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现有产业结构调整的“殷实家底”,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绿色基金成功申请,那么如何运作就是接下来的重要工作。“从绿色基金创立到现在,一直在尝试采用各种运作模式,平行基金的模式就是在探索中一步步创新出来的。”绿色基金项目负责同志说,与申请的过程相似,绿色基金的运作模式也是在不断尝试中逐渐完整。
目前的运作模式,关键在于依托山东得天独厚的工业基础,通过在省内不同地市设立区域平行基金,在持续扩大基金品牌影响力的同时,也为全省各地市提供平等的绿色转型发展先行先试的机会,进而全面服务省内重大项目建设和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引进,以绿色发展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数据的结果说明一切。截至目前,绿色基金与省内8个地市建立业务合作,发挥资金杠杆作用,将4亿美元国际组织贷款资金快速扩大到约75亿元的基金规模。其中,青岛、威海、泰安、临沂的基金已全面开始投资,济南、滨州、济宁、潍坊的基金合作正在逐个落地。
绿色基金已先后支持8家绿色低碳转型企业发展,包括新能源城配物流车运营商、新能源车充电平台、高效大尺寸光伏组件等优秀商业模式或新技术应用企业,截止2023年底已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99万吨,促使24万人受益。今年5月,该基金参与设立山东发展投资集团绿色清洁能源有限公司,采用“地热+多能互补+热泵梯级利用”技术,在东营经济开发区布局规模化中深层地热能源开发利用,预计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33万吨/年。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绿色基金的成长过程和国家‘双碳’战略的发展趋势是匹配的,节奏是一致的。”山东发展投资集团办公室主任高嵩介绍,绿色基金聚焦于可再生能源、能效提升、交通设备、减碳设备生产等领域开展投资,将国际绿色金融投资标准、使用要求与我省绿色低碳转型诉求进行有效结合。
随着后续项目落地和资金使用,绿色基金将持续为山东省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预计在20年实施期内,通过被投项目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750万吨,并使750万人受益。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 钟子琪)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