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明明,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日本经济在二战后经历了高速增长,但1990年后进入"失去的30年",经济增速放缓,社会面临低增长困境。日本央行采取了零利率、量化宽松等政策应对经济下行,但效果有限。在此期间,日本债市表现如何?固收基金如何发展破局?
二战后,日本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经济高增长,被誉为“日本奇迹”,经济体量不断接近美国,随着房地产及股市泡沫破灭,经济增速显著放缓,1990年后走向“失去的30年”,社会进入了低利率、低通胀、低增长和低欲望时代。
▍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日本央行开始调整其货币政策以应对经济下滑,政策利率及市场利率持续下行。
1989年后,日本为遏制通胀而采取的紧缩货币政策导致泡沫破裂,1991年7月日本央行开始持续降息,至1999年末,累计9次降息。1999年开启零利率时代以刺激经济但效果有限,随后在2001年实施零利率+QE,2008年底进一步降低政策利率并扩大资产购买,2013年推出量化质化宽松政策,2016年进入负利率并实施收益率曲线控制,直至2024年3月退出负利率政策。从国债利率水平来看,国债利率走势与政策目标利率基本保持一致,1990年9月末达到顶峰后,各期限国债利率水平开始持续下行,2019年开始通胀有所抬升,利率不断回升。
▍日本债券市场在低利率进程中逐渐以公共部门债券为主导。
从债券市场规模及构成来看,日本债券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国债占比不断提升,是日本债券市场最主要的构成部分。从国债及短期国库券持有者结构来看,主要持有者包括日本央行、保险、银行、年金及海外投资者,实行QQE和YCC政策后,央行增大了国债购买力度,成为日本国债的最大持有者。从债券期限结构来看,日本国债的发行期限以短期和中期为主,近年来短期和中期国债占比在60%左右,长期10年期国债近年来发行规模稳定在30万亿日元左右,2020年以来超长期国债发行规模不断上升,占比有所回升。
▍日本固收类基金规模随债券收益率下降大幅缩减。
利率下行期间债券型基金曾在1992-2002年超越股票型基金成为市场主导,但随着股市恢复和债券收益率降低,其规模和占比自2002年起不断缩减,至2024年5月末降至7%,且10年国债基准收益率低于0.7%时,债券型基金难以显著增长。剩余的固收型基金逐渐以对债券收益率不敏感的货币储备基金(MRF)为主。
▍日本固收类基金破局之道:低利率下的出海投资与拉长久期策略。
日本长期处于低利率环境,基金业更倾向于配置收益较高的外国债券对抗国内低利率,出海成为重要主题。从各期限国债在所有公募基金债券资产中的占比来看,在利率下行过程中,长期国债占比相对较高,反映出公募基金通过拉长久期增厚收益。
▍固收类基金管理人市场格局。
截至2024年4月,日本公募基金市场由野村、大和、三菱UAM、日兴、AM-One主导,其中野村以59.6万亿日元的规模领先,前五大机构市场份额合计达70%。债券基金管理公司数量缩减至7家,主要由野村、日兴、大和等头部券商系资管机构控制,市场集中度较高。
▍对我国有何启示?
中国自2010年经济增速放缓,逐步进入中速发展阶段,2018年以来中国政策利率和市场利率持续下行。根据日本的历史经验,在此背景下,从基金市场来看,1)固收类基金在基金市场中的占比会有所下降。2)机构可能通过拉长久期增厚收益。3)出海投资目前具有较好的历史机遇,海外资产配置性价比上升。4)债券型基金管理公司集中度上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