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投资智慧,这些智慧跨越历史,为现代投资者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指导。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论语》中的一些原则和思想可以借鉴到投资领域,可以说,读懂了《论语》,就读懂了投资。
一、中庸之道:“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
中庸之道力求避免极端行为,追求平衡和适度,不盲目追求高风险高收益,也不过于保守。投资者在追求收益的同时,应充分考虑风险,寻找风险与回报的平衡。在配置资产时,应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和市场情况,进行适度投资,不因市场情绪的影响而做出极端的投资决策。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里·马科维茨提出,资产配置多元化是投资中的“免费午餐”。通过配置相关度低的资产,能够显著提高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性价比。通俗来说,资产配置就是不要把资金“单押”在某一类资产上。
Wind数据显示,2014年~2023年的10年间,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收益率为120.71%,中长期纯债型指数的收益率为61.17%,权益基金的长期收益更高,但期间波动也更大、回撤更多。在上述期间,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年化波动率为21.29%,最大回撤为43.35%;中长期纯债型指数的年化波动率为1.02%,最大回撤为2.71%。
如果采用股债组合配置策略,照股债3:7、5:5和7:3的不同比例配置,就会发现,组合配置能够实现降低波动、提升收益的理想效果,带来较好的持有体验。
二、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我们通过回顾和分析过去的投资决策,可以吸取教训,形成更成熟的投资策略。
投资要保持良好的习惯,保持冷静,远离市场中的噪音。
基金投资过程中有哪些噪音呢?首先是市场短期的涨跌。“三根阳线改变信仰”是常态,我们往往以线性思维判断市场未来。第二是周围朋友的影响。看着朋友在泡沫中赚钱或者在恐慌中亏钱,都更容易让我们追涨杀跌。
在投资中,保持冷静非常重要。尽管常识告诉我们,当市场出于恐慌开始抛售时,要放手买入,但真正做起来却很难。这时,我们就需要回顾过往的投资经验,巩固对市场的正确认知,以坚定的内核抵抗市场施加的压力。
三、慎终如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论语·泰伯》)
在投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谨慎和初心。基金投资者在市场大幅调整时要保持冷静的心态,适度进行逆向投资,并且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根据资金状态选择基金类型。一年以上甚至三年以上的资金,可以考虑适当进行权益类基金投资。通过拉长投资的时间跨度应对市场波动,充分发挥长钱的优势,争取提高胜率。第二,减少盲目预测,减少市场一致性判断的干扰,也能减少由此带来的追涨杀跌。第三,选择优秀的产品,然后坚持长期持有,尤其是在市场下跌、账面浮亏的时候,长期优秀的产品更适合在低点逆市布局。
《论语》中的这些原则和思想,虽然不是直接关于投资的,但提供了一种理性、谦逊、持续学习和自我反省的态度,将这些原则应用到投资实践中,投资者可以培养出更为稳健和深思熟虑的投资风格。 (CIS)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