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沪深300ETF还是上证50ETF,当前价格都超过了7月4日的最高点,但是沪深300指数和上证50指数则尚未超过7月4日最高点,且股指期货仍然保持期限越久价格越低的贴水格局。事实上,这些都存在一个技术性因素,即相关指数对于上市公司除息的处理,指数并不对除息进行调整,而是直接体现在指数下跌中,于是从盘面来看,呈现出ETF基金出现上涨,基金投资者赚到钱,但是指数却走势偏弱。
如果指数去年是3000点,今年还是3000点,那么投资者是赚了还是亏了?如果是上证指数,那么投资者可能是不亏不赚,但如果是沪深300指数或者上证50指数,那么买入ETF基金的投资者就能赚到钱。例如沪深300指数2023年12月29日收盘点位3431.11点,2024年7月15日收盘点位3476.25点,区间涨幅1.316%,然而同期沪深300ETF基金价格则从3.43元(前复权)上涨到了3.526元,涨幅2.8%,比指数多涨了1.484%。
这是因为基金经理的操作得当,获得了更高的收益吗?其实并不是。投资者通过总结历年股指和ETF基金涨跌幅表现可以发现,都是ETF基金要强于指数,而且最近两年越发明显,根本原因在于指数的编制规则。在沪深300指数和上证50指数成分股进行现金分红的时候,指数并不会因此而进行修正,而是直接通过指数下跌来反映现金分红引发的除息,只有在股价因为送红股或者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的时候,才会通过修正指数来进行相应补偿。
举个例子,如果一家公司年初股价5元,年中分红0.5元,年末股价又涨回5元,从基金投资者的角度看,获得了10%的投资收益,但是从指数看,完全没有任何变化。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股指期货的报价体系也产生了影响,投资者往往给远期的股指期货更低的估值,因为投资者要考虑股指期货存续期间的上市公司分红因素,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越多,股指期货的贴水影响也会越大,这一点在过去上市公司较少分红的时候尚不明显,但现在现金分红增加,对于指数的变化影响也越来越大。
此外也引发出一个更有意思的现象。上证指数逐渐演变成了走势最强的指数,并不是说其他指数的成分股表现不理想,而是因为上证指数会调整上市公司除息的因素,表现较差的指数往往不会对此作出调整。
因此,如果投资者想研究上市公司估值水平的变化,也应考虑到指数编制的因素,有时候研究沪深300指数基金的走势可能比研究沪深300指数的走势更加准确。
当然,投资者也可以通过沪深300指数的变化来研究优质公司的质地表现。比如,上市公司每年都稳定且持续增长地进行现金分红,投资者可以通过沪深300指数的变化来研究长线资金对于公司内在价值的判断,即如果沪深300指数价格出现整体上涨,代表了长线资金认可上市公司的未来“造血”能力,而不仅仅是对过往业绩的肯定。
北京商报评论员 周科竞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