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年利率上限:法律规定与刑事责任划分
贷款年利率关系到借款人的资金成本,国家对此有严格的法律规定。超过法定年利率上限的贷款属于违法行为,或将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年利率上限规定
我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规定,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一般情况下,民事法律允许约定的最高贷款年利率为24%。超过24%的部分,法院将不予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特定贷款的利率上限可能不同。例如,小额贷款公司的年利率上限根据贷款期限不同而有所调整。具体规定请参考相关法律法规。
刑事责任划分
在民事法律之外,我国刑法也对非法高利放贷行为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对以年利率36%以上发放高利贷款的行为,如果情节严重且数额较大的,将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诈骗罪”定罪处罚。
刑事责任具体界定
对于非法高利放贷的刑事责任具体划分为:
贷款年利率在24%至36%之间,且其他情节严重,或者数额较大,可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贷款年利率超过36%且情节特别严重,可构成诈骗罪。
其他注意事项
借款人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借款时应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或符合法律规定的放贷机构。
仔细阅读借款合同,明确约定贷款利率和相关费用。
避免借用高利贷,避免陷入违法和债务危机。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