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金鸡肋?还需保障几何
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尽管农村养老保险已覆盖了大部分农村人口,但其保障水平却不容乐观,引发了农村养老金"鸡肋"之叹。
首先,农村养老金水平偏低。根据人社部公布的数据,2021年全国农村居民基本养老金平均水平仅为187元/月,远低于城镇居民基本养老金平均水平。这使得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难以得到保障。
其次,农村养老金发放周期长。大多数农村地区养老金发放周期为半年或一年,这给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不便,尤其是对于那些急需用钱的老年人来说。发放周期过长也增加了养老金贬值的风险。
第三,农村养老金保值能力差。农村养老金主要靠政府财政收入保障,而近年来政府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导致农村养老金难以抵御通胀压力。加上农村老年人消费结构以食品和医疗保健为主,保值压力更为明显。
鉴于农村养老金保障的不足,亟需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提高养老金水平。通过调整养老金计发公式、提高缴费基数等措施,逐步提高农村养老金水平,确保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缩短发放周期。将农村养老金发放周期缩短至按月发放,方便老年人及时使用,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
增强保值能力。探索农村养老金与CPI挂钩的保值机制,确保养老金的实际购买力不受通胀影响。同时,鼓励农村老年人参与商业养老保险,实现养老金的补充保障。
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既是保障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大事,也是构建覆盖全民、普惠共享的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通过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农村养老金保障水平,才能让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