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概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中国为改善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水平而建立的一项重大制度。该制度以农民自愿参加、政府予以适当扶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为原则,采取个人缴费、政府补助、社会互助相结合的方式,为参保农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
历史沿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前身是农村合作医疗。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在农村推行农村合作医疗,但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缓慢。20世纪9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得到恢复和发展。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标志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正式建立。
制度内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参保对象:凡农村户籍的农业人口以及其他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均可自愿参加。
筹资方式:个人缴费、政府补助、社会互助相结合。
保障范围:包括门诊、住院、大病和意外伤害等多种医疗费用。
管理体制:建立县级统筹,乡镇管理,村级实施的三级管理体系。
资金管理:建立专门的合作医疗基金,用于支付参保农民的医疗费用。
发展历程
自建立以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2003年,国家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明确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保基本、防返贫”目标。2009年,国家实施了新农合“三年滚动发展计划”,大幅提高了政府补助标准,扩展了保障范围。2013年,国家实施了新农合“三年深化改革发展计划”,重点加强了基金管理和服务能力建设。
影响及意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有效解决了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保障了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该制度不仅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也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表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历程
| 时间 | 内容 |
|---|---|
| 1999 |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标志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正式建立。 |
| 1999-2002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入试点阶段。 |
| 2003 | 国家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明确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保基本、防返贫”目标。 |
| 2009 | 国家实施新农合“三年滚动发展计划”,大幅提高了政府补助标准,扩展了保障范围。 |
| 2013 | 国家实施新农合“三年深化改革发展计划”,重点加强了基金管理和服务能力建设。 |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