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筹资方式:政府同级财政转移支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的建立是提高我国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水平、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大举措。在新农合建立之初,政府同级财政转移支付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制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资金保障。
政府同级财政转移支付的机制
政府同级财政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一部分转移给地方政府,用于支持特定公共服务或事业。在新农合筹资中,政府同级财政转移支付主要包括:
1. 中央补助资金:中央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将资金转移至省级政府,用于支持新农合制度建设和参合农民个人缴费补贴。
2. 省级补助资金:省级政府根据各市、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医疗费用支出和参合率等因素,将资金转移至市、县级政府,用于新农合制度的实施和运行。
3. 市、县财政配套资金:市、县级政府根据自身财政能力,配套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支持新农合制度的实施。
财政转移支付的作用
政府同级财政转移支付在新农合筹资中起到了以下作用:
- 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通过转移支付,政府将财政资源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转移至经济欠发达地区,保障了新农合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可持续发展。
- 减轻农民负担:政府同级财政转移支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参合负担,提高了农民参合的积极性。
- 促进医疗资源的均衡配置:财政转移支付机制促进了医疗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均衡配置,改善了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条件。
筹资模式的演变
随着新农合制度的不断完善,筹资模式也在不断演变。政府同级财政转移支付虽然在新农合筹资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作用已逐步减弱。近年来,新农合的筹资方式更加多元化,包括农民个人缴费、医疗保险基金和社会救助等。然而,政府同级财政转移支付仍在新农合筹资中发挥着重要的补充作用,保障了制度的稳定运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之初的筹资方式以政府同级财政转移支付为主,发挥了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减轻农民负担和促进医疗资源均衡配置的重要作用。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筹资模式也在不断演变,但政府同级财政转移支付仍在新农合筹资中发挥着重要的补充作用。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