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与赔偿规定
工伤赔偿是指劳动者因从事工作任务或与工作有关的活动而遭受伤害或疾病,由用人单位依法给予经济补偿和医疗保障。工伤认定与赔偿规定具体如下:
工伤认定标准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认定工伤需满足以下条件: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意外伤害的;
因从事法定福利待遇以外的活动,受到事故伤害的;
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的;
患职业病的。
赔偿标准
一、基本医疗保障
工伤医疗费:由用人单位负责支付,包括治疗费、康复费、工伤鉴定费等。
工伤津贴:从受工伤之日起发放,自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至伤情稳定(评定伤残等级)或终止治疗之日止。
伤残待遇:根据工伤致残等级评定标准评定伤残等级,给予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等。
二、生活保障
一次性工伤慰问金:根据伤残等级或死亡情况给予1-20倍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一次性补助。
工伤抚恤金:由用人单位在工伤死亡后一次性支付给受害者亲属。
三、就业保障
工伤职工经治疗恢复一定劳动能力后,用人单位应根据身体条件安排其工作,不得低于原岗位工资标准。
无法继续工作的,用人单位应解除劳动合同并发放经济补偿金。
认定程序
工伤认定一般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职工或家属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向用人单位报告。
用人单位在30日内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工伤认定调查。
争议解决
对工伤认定有异议的,可向上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亦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注意要点
职工应当及时报告工伤,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用人单位负有如实报告工伤的义务,不得隐瞒或虚报工伤情况。
工伤认定与赔偿规定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保障,广大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应共同遵守。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